新闻中心

新变异株会引发新一轮感染吗?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防疫热点问

作者:侦探调查 时间:2022-12-21 09:18

  12月20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,当前,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。要多平台扩大医疗服务供给,增加相关药品供应,迅速分流轻症患者,扩容重症救治资源,守好保健康、防重症的防线。要重点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,摸清重点人群健康情况,明确和畅通转诊“绿色通道”,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要“应设尽设”“应开尽开”,村卫生室要做好开药和随诊服务。

 
  1 BQ.1和XBB会引发新一轮感染吗?
 
 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,BQ.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,已在一些欧美国家成为优势毒株,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。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,重症率和死亡率在这些国家没有显著增加,“暂时还没有发现BQ.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。”
 
  许文波介绍,BQ.1和XBB已传入我国,其中在9个省份49例病例中检出BQ.1及其亚分支,在3个省份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。BQ.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,目前还是以BA.5.2、BF.7为主,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。
 
  许文波表示,奥密克戎自2021年11月出现以来,截至2022年12月18日,已在全球从BA.1到BA.5五个分支演变出709个亚分支,这些亚分支互相之间重组产生72个毒株,XBB是其中一种。奥密克戎引起的住院、重症、死亡病例均明显低于早期的德尔塔株和其他VOC(值得关切的变异株)。即使病毒再变异,除非发生一些颠覆性的重组导致完全的免疫逃逸,才会增加传播风险,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。整体来说,出现既有高传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比较小。
 
  2 接种疫苗不如感染奥密克戎?
 
 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,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株和过去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,致病性有所减弱,但感染之后也存在重症和死亡的风险,且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,只不过老年人风险比例会更高一些。另外,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比例也会更高。王华庆建议,不管是老年人,还是成年人和青年人,没有接种疫苗的还要接种,没有完成加强疫苗接种的,要尽快完成加强疫苗接种,以降低风险。
 
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提出,尽管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,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,致病力或者严重程度比较低,但是我们不主张、不建议故意去感染。老年人、有基础病的,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,一定要做好防护,不要在第一轮流行高峰感染。在这个流行高峰感染,可能会出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或者挤兑的问题,导致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。
 
  3 感染后能否自行服用新冠特效药?
 
  王贵强表示,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后,大部分表现为轻型或无症状,但仍然有少数感染者表现为肺炎,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和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,这些人群是重症高风险人群。要对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,第九版诊疗方案推荐了几种抗病毒药物,包括单克隆抗体、奈玛特韦和阿兹夫定,这些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发生,缩短病程,缩短病毒的排毒时间,“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”
 
  如单克隆抗体,需要静脉给药,需要在住院期间使用,在门诊和家里不适合使用。奈玛特韦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,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风险,适用于轻型和普通型;使用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如老年人使用辛伐他汀、胺碘酮等就不能使用奈玛特韦。阿兹夫定也是小分子抗病毒药,在新冠治疗过程中可以缩短病程,降低病毒水平,改善症状;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宜使用,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也要慎用。
 
  4 可以用捂汗的方式给小婴儿退热吗?
 
  近期,由于家中大人感染,有不少婴幼儿感染新冠。针对小朋友可以选择的退热药有限,有人提出能不能用捂汗的方式帮助他们退烧?对此,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,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孩子能选择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,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热药,如果包括新生儿在内的2个月以下小婴儿发烧,一定要及时送医。
 
  同时,王荃明确强调,凡是小婴儿都不建议以捂汗的方式进行退热,原因在于小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,皮肤散热是非常重要的退热途径,如果给孩子穿得过多,或者盖得过多,没有办法经过皮肤散热,在捂汗的情况下体温可能越来越高,甚至达到40℃以上,部分孩子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捂热综合征,出现呼吸衰竭、脱水、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,甚至有生命危险,所以在这部分孩子发烧的时候,除了医务人员帮助以外,应该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,适当减少衣物,以提高孩子的舒适度为主。
 
  5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何应对新冠感染?
 
 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汀表示,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感染后,一要继续做好常规防护,包括佩戴N95口罩、勤洗手、开窗通风、接种疫苗,严重的呼吸困难、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议戴普通的外科口罩。二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,比如持续戒烟、均衡营养、适当体力活动。三要备足并坚持使用平常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治疗药物。四要备足呼吸急救药物,比如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等。五要在家里准备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,能够随时了解血氧饱和度的变化,了解是否出现了肺炎或者重症的情况。六是一些日常随访,比如肺功能检查一般三个月到半年随访一次,在疫情期间建议半年随访一次,避免增加感染的风险。
 
  6 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?
 
  王贵强表示,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明显下降,同时疫苗接种广泛普及,新冠病毒感染以后死亡的特点有了很大变化。不同于2020年初武汉的疫情,当时大部分病人死于新冠肺炎呼吸衰竭,而现在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,主要侵犯上呼吸道,下呼吸道肺炎的比例比较低,也有一部分存在肺炎,但导致呼吸衰竭的情况很少。从临床实践中来看,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病,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很少。
 
  为科学客观、实事求是地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况,国家卫健委最近组织专家进行论证,印发了通知,明确对相关死亡病例进行科学分类。主要是两个方面,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、呼吸衰竭为首要死亡诊断,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;因其他疾病、基础病,比如心脑血管疾病、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,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。为了更好地规范新冠疫情导致死亡的判定,目前要求采取会诊和死亡病例讨论的方式,来最后判定患者到底死于新冠还是其他基础病。“所以,我们既不回避新冠的危害性,同时也要科学地看待新冠的危害。”王贵强说。
 
  ■ 聚焦
 
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答新京报记者问
 
  专家:如出现新的变异株 仍有再次感染风险
 
  感染过BF.7和BA.5.2之后,再次感染新变异株的概率有多高?如果多次感染会不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?王贵强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,所谓再次感染,也叫二次感染,是指感染恢复以后,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,常常是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的。“现在感染BF.7、BA.5.2,如果出现新的变异株,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风险。”
 
  王贵强介绍,目前数据显示,奥密克戎毒株再次感染或者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原来的毒株,包括德尔塔和原始毒株。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,一般有一段间隔期,同一毒株的再次感染概率极低。即使感染了,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,一般都是轻型。二次感染主要还是指变异株的突破性感染,突破性感染的时间间隔和临床表现是密切相关的,间隔时间越短,症状越轻,间隔时间长了以后症状就偏重,这和我们体内的抗体免疫有直接关系。
 
  王贵强提到,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,感染奥密克戎毒株以后,二次感染或者三次感染奥密克戎不同的毒株症状非常轻,基本上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型病例。但是,一项针对美国退伍军人人群做的研究显示,在退伍军人的老年人中,二次感染以后,确实有一部分病人会加重甚至死亡。因此,即便感染过了,在出现新的病毒流行株时仍要做好个人防护,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。
 
  意大利有项研究发现,疫苗接种可以降低二次感染的发生,感染以后也降低住院的概率。


联系我们

实力雄厚、手续完善、设备先进、在守法的前提下具有高效率的调查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