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我该怎么面对青春期的“暧昧”

作者:侦探调查 时间:2023-08-18 08:28

 身处青春期的孩子,在面对自己比较中意的关系时,容易用一厢情愿的“过度付出”来表达“珍惜”,这份赤诚固然是珍贵的,但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资源并不是很成熟、很充足,就像一杯水,倒给别人了,自己就没有了。

 
  ---------------
 
  小茜是初二年级的学生,一周前因为情绪状态不佳跟我有过一次咨询,第二次来到咨询室,她先是用雀跃般的语气告诉我,过去的一周自己的情绪状态有很大改善,但现在又遇到了新的问题,主要是在人际关系方面。
 
  小茜告诉我,长期以来,人际关系对她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,因为她感觉人际交往中大部分时候是在“消耗自己”,而非“得到滋养”。所以只有在状态很好的时候,自己才有可能去进行人际交往。小学时曾经有一个很亲密的朋友,但上中学以后进入了不同的学校,感情自然慢慢降温和疏离,这件事想起来就有些难过,所以现在对发展成“亲密朋友”的潜在对象都是敬而远之的,因为“没有开始,就不会结束”,自己没有投入感情深陷其中,就不会因疏离而感到伤心和难过。加上中学以后学业压力比较大,感觉人际交往会耗费和占用自己的精力,就不愿意花心思去交友。
 
  听完她的陈述,我回应她:“我能理解你的感受,但我也需要确认一下,你觉得现在没有亲密朋友,最重要的原因是‘曾经沧海难为水’呢,还是因为感觉交友这件事太耗费和占用自己的时间精力?”
 
  小茜稍稍想了一下,说:“都不是。第一,之前的那个亲密朋友尽管现在疏远了,但我感觉这件事并没有对我造成多大影响;第二,目前虽然交友会耗费和占用时间精力,但我还是需要人际交往带来的好处。”
 
  我说:“小茜,你对自己的觉察和表述都特别清晰,这个很难得。说的这两条特别好,有效社交作为心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的确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。那你这次找我,是希望在人际关系方面获得怎样的支持呢?”
 
  小茜说:“我也不知道能获得怎样的支持,我说说目前的人际状况和困惑吧。”
 
  “可以啊。”我回应她。
 
  “我目前有一个可以发展为亲密关系的异性同班同学,这段时间我们之间感情也有升温。但是呢,仅停留在‘暧昧’阶段,总还是差那么一点点感觉。因为我觉得,我在他心目中并不是最优选项,他更倾向于选择另一个比我强很多的选项;他在我心目中呢,虽然不算是唯一选项,但的确是最优选项。我不知道我该不该更主动一点去争取这段关系。”小茜说这些的时候,含蓄又腼腆。
 
  我问:“如果你可以拥有这段关系,你最大的心理诉求是什么?或者说,你俩处于什么样的状态,你就可以认为这段关系是令你满意的?”
 
  “其实很简单,就是当我把目光投向他的时候,他也可以第一时间回应我;当需要两人一组结成学习伙伴的时候,他可以优先选择我。”小茜回答。
 
  “如果10分代表关系非常亲密,0分代表关系完全疏离,你所期待的这种状态是几分呢?”我问。
 
  “8分吧。”小茜几乎没有犹豫就回答道。
 
  “那目前,你们的关系是几分呢?你的投入有几分呢?”我继续问。
 
  “其实关系偶尔可以达到7-8分,但关键是不太稳定,我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,这样才能使我的状态不受太大影响,不会因为情绪起伏很大而影响学习。我的投入目前大概6-7分,我是想提高到8分甚至9分的。”小茜回答道。
 
  “哦,那现在你们俩关系最低可以达到几分呢?”我继续问。
 
  “5-6分。只要不低于6分,我其实都可以接受。”小茜补充道。
 
  “好的,小茜,我了解你的想法了。刚才我们的讨论其实澄清了两个问题,第一,是你对这段关系的心理诉求,也就是你想从这段关系中获得的心理‘收益’;第二,用量化的方式呈现你对这段关系状态的‘期待值’和‘投入值’。现在,你能不能从你的观察和感受中,给对方也打打分?你认为他对你俩关系的期待和投入各是几分?”我问小茜。
 
  “我感觉都是7分吧。尽管有波动,但平均值就是7分。”小茜说。
 
  “依照你刚才的说法,这个分值虽然达不到你最满意的,但总的来说达到了你能接受的状态,对吗?”我问。
 
  “是的。”小茜说。
 
  “你对和他的关系期待是8分,而他的期待和投入目前只有7分。你是希望通过把自己的投入提高到8-9分,来让你们的关系提升到8分吗?”我问。
 
  “嗯,我没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想的,但现在看来,的确是这个意思。”她说。
 
  “那你觉得能成功吗?有多大把握?”我继续问。
 
  “我不知道,这也正是我现在担心的。但我确实没有把握成功。”小茜很诚实地回答说。
 
  “小茜,谢谢你的真诚。既然没有把握,那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?”我问,“比如,你是否愿意调整你的期待,暂时也用7分的状态来对待他?”
 
  “我觉得是可以的。而且我觉得如果用7分对待他,可以省掉一些我原本打算花费在经营关系上的精力。”小茜说。
 
  “你这个觉察太珍贵了。”我表扬她说,“事实上,关系是两个人的事,并不是其中一方努力‘争取’就可以决定关系的走向。因为即便你使出洪荒之力,你在关系中也只能占到50%,过度地付出反而会带给对方压迫感。如果两个人都能用对等的‘待遇’去相处,就会很融洽。”
 
  “我懂了。”小茜点头说,“这样说完我对我们的关系和走向都有了更确切的认识,心里也感觉轻松了不少,不再那么强求,希望‘争取’到什么。如果需要升级关系,也不是我单方面付出就可以的,也需要他对我的感觉有提升。也许就目前的状态来说,顺其自然就好。”
 
  “我真要为你的感受和悟性点赞,你是个内心如此丰富细腻的女生,还非常通透、聪慧,太了不起了。”我很真诚地表达了对小茜的欣赏。
 
  之后,我们简单总结后,结束了本次咨询。
 
  咨询师感悟:
 
  小茜是一个感受力很好的女生,虽然内在的资源略微有些不足,导致她在面对“发展为亲密关系的潜在对象”的时候,没有明确的界限感,产生了想要“投身进入”的冲动。但很可贵的是,她懂得借助心理老师的资源帮助自己,去澄清感受,找到方向。
 
  身处青春期的孩子,在面对自己比较中意的关系时,容易用一厢情愿的“过度付出”来表达“珍惜”,这份赤诚固然是珍贵的,但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资源并不是很成熟、很充足,就像一杯水,倒给别人了,自己就没有了。因此,他们这种付出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带着“需求”的,也就是他们强烈希望对方用同等的付出来回应自己。如果对方因为种种原因,没有进行积极回应,付出的一方就会感到很受伤、很难过,甚至产生怨恨和对立。这时候,身边的成年人可以帮助他们澄清诉求,用“打分”的方式,也就是心理咨询中的“量尺”技术,帮助他们看到关系中不平衡、不对等的地方,从而鼓励他们作出积极、恰当的调整,让青春期的天空少一些风雨、多一些彩虹。


联系我们

实力雄厚、手续完善、设备先进、在守法的前提下具有高效率的调查公司